状态:规培3年+工作1年—2021年考博病理学上岸笔试(统考):英语+病理+生化科研:无一作SCI,几篇核心中文,会基础实验;本硕双非竞争状态:报考不详,复试5进1资料:专业题库+专业书籍+笔记总结二
今年报考了北医三院的博士,报名时本人已发表5篇SCI,最高IF 5.4,另外发表5篇核心,其中1篇中华系列,翻译论著1本,本硕为七年制,双211,985,本以为可以稳进复试,没想到公布的复试名单没有
最近以帝都高校出复试名单为开始,结合其他学校也陆陆续续出了复试名单,园子里刮起了一阵“我sci比他牛,怎么他进复试了,我没进“的疑问潮和吐槽风。其实作为一位今年三战的老人,每年这时候都会看到大量
应版主的邀请,我分享一下自己第一篇SCI的经历、感受和资源分享 1、简单自己介绍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某医科大学就读的信息专业,统计和编程算是有一点基础吧,但是都学的比较简单,编程也只是学过基础
可能是大环境的因素,身边发SCI的师弟师妹越来越多了好像没有一两篇SCI都拿不出手一样了。估计是第一次发表,很多同学都是懵懵懂懂的,连如何写摘要、回复编辑这些都不会。之前小V在别处分享过一个“SCI
八年科研历程总结的SCI写作投稿经验分享交流~#前面是啰嗦的个人经历,可以直接跳至第九段哈哈在当下我国研究生培养和医生晋升评价体系框架下,SCI论文是最直接的硬性考核指标。今天我将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中
很多人苦恼 SCI 好难写,SCI 怎么发等一系列问题,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可以关注我,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咨询。目前我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发表SCI论文18篇,一作中文核心期刊10篇
继续挖出其他“佐证”阴阳怪气或者AOE泄愤。昨天看到园子,针对协和肿瘤学专业的复试结果引起了激烈讨论,一开始似乎都辩论的有理有据,后来上升到了激烈骂战。某(原)达人发现有6分SCI的复试者确实
前言: Sci-hub确实是千万科研工作者的福音,但随着网址一再变动,迫切需要另一种稳定高效的文献下载方式,很显然,Library Genesis就是这个神器!————我其实在英文文献地址收藏栏
虽然在之前的帖子中已提到类似的电子邮件模板,估计战友们找起来可能不太容易。所以我们还是愿意时不时的继续再更新一下这个内容,方便战友们收藏与阅读。一、最初投稿 Cover letterDear 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