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所有站友或战友对我之前考博帖子的关注和支持,2021年新进宝妈(我的另一半)也顺利考入中山大学病理学博士了,宝妈亲述经验、回馈广大战友,愿大家都能旗
今年报考了北医三院的博士,报名时本人已发表5篇SCI,最高IF 5.4,另外发表5篇核心,其中1篇中华系列,翻译论著1本,本硕为七年制,双211,985,本以为可以稳进复试,没想到公布的复试名单没有
最近以帝都高校出复试名单为开始,结合其他学校也陆陆续续出了复试名单,园子里刮起了一阵“我sci比他牛,怎么他进复试了,我没进“的疑问潮和吐槽风。其实作为一位今年三战的老人,每年这时候都会看到大量
应版主的邀请,我分享一下自己第一篇SCI的经历、感受和资源分享 1、简单自己介绍 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某医科大学就读的信息专业,统计和编程算是有一点基础吧,但是都学的比较简单,编程也只是学过基础
继续挖出其他“佐证”阴阳怪气或者AOE泄愤。昨天看到园子,针对协和肿瘤学专业的复试结果引起了激烈讨论,一开始似乎都辩论的有理有据,后来上升到了激烈骂战。某(原)达人发现有6分SCI的复试者确实
上个月我的一篇meta分析终于接收见刊了,先后投了5个期刊,期刊有的快有的慢,无数次大修小修润色,终于被BMC cancer接收了,最新影响因子3.1分。因为这
统计学方法在文章的翻译中,虽然内容不是很多,而且由于每个文章都大同小异,经常会被忽视掉,但是,这一部分其实总括了文章所用到的统计分析方法,而且在图注部分也是
再次更新啦,题目已修改,目前已经完成从科技核心到中文核心再到SCI的目标!三分多《BMC microbiology》已经正式发表啦!奈斯!接下来再分享一下投稿历程,7.20号投稿,8月底完成外审
本人2015年硕士毕业于本硕双非医科大学,三线城市三甲医院工作五年,连续考了三年,2020年终于考上中山大学外科学专博,在群里看了这么多年,也来回馈下,鼓励下后
很多人苦恼 SCI 好难写,SCI 怎么发等一系列问题,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可以关注我,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咨询。目前我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一作发表SCI论文18篇,一作中文核心期刊10篇
前言: Sci-hub确实是千万科研工作者的福音,但随着网址一再变动,迫切需要另一种稳定高效的文献下载方式,很显然,Library Genesis就是这个神器!————我其实在英文文献地址收藏栏